張曉瑞:行花之美
來源: 天津食品集團
前幾天獨自去花市看蘭花。蘭花大廳溫暖潮濕,宋梅和綠英等銘品郁郁青青,鼓著胖胖的花苞。大廳之外寒冷干燥,地攤上隨意堆放著一叢叢普通蘭花。同是蘭花,兩種命運。銘品被人贊賞和呵護,行花則被人冷落和遺棄。緣由到底何在呢?
我記起了《莊子•馬蹄》中的一段話:馬本來是自由自在地生活的,吃草飲水,翹足跳躍。待到伯樂的出現(xiàn),他說:“我善于管理馬。”于是用燒紅的鐵燙馬毛,用剪刀修剪馬鬃,削鑿馬蹄,烙上印記,絡首絆腳把它拴連起來,編入馬槽,馬便死掉十分之二了。然后將它饑渴、驅馳、奔跑、訓練、修飾,先有馬口橫木和馬絡裝飾的禍患,后有皮鞭和竹條的威脅,馬就死了大半了。制作陶器的人說:“我會整理黏土,用黏土制成的器皿,圓的符合圓規(guī),方的合乎曲尺?!蹦竟ふf:“我會整理木材,用木材制成的器皿,使曲的合于鉤,直的合于繩?!别ね梁湍静牡谋拘噪y道就是要符合圓規(guī)、矩尺、鉤弧、墨繩么?然而世世代代還稱贊說:“伯樂善于相馬,而陶工、木匠善于整理黏土、木材”。
萬物本來是自然而生,并無優(yōu)劣美丑之分。而人們制定的標準卻把他們區(qū)分了優(yōu)劣美丑。遙想蘭花,本來在山林之中,春沐暖日,夏遮濃蔭,秋飲寒露,冬覆白雪。她們這樣自由自在的生長著,自開自落,給山林增加了一抹翠綠,給幽谷注入了一縷清香。誰還區(qū)分她們是行花還是銘品?她們都是造化的寵兒,一樣的美麗,一樣的生機勃勃。山中旅程,那片綠減輕了你的勞累,那縷香沖淡了你的疲倦。此時此刻,你還會苛求她們婀娜多姿?天地的精華集中體現(xiàn)在她們身上,她們也是活潑的生命。然后,蘭花專家出現(xiàn)了,他們制定了評價標準并為大家接受。于是出現(xiàn)了梅、荷、仙、蝶,于是少數(shù)品種被確定為符合標準而倍受追捧的時侯,大量的蘭花被定格為行花而倍受冷落。銘品變成了千金小姐而養(yǎng)在深閨,行花則是野丫頭而無人問津,價格便宜到論堆或論斤,甚至被大量拋棄。離開了那可愛的家園,行花們被擺在地攤上晾曬、擺弄,失去了精神,黯淡了色澤,很多都悄然枯萎了。塵土飛揚的馬路邊,寒風瑟瑟的胡同里,成為她們最后的歸宿。
古人云:一將功成而萬骨枯??刹豢梢哉f,一株銘品的發(fā)現(xiàn)意味著萬棵蘭花被摧殘?采蘭大軍蜂擁而來,仔細搜索了山林的每一個角落,挖走每一苗發(fā)現(xiàn)的蘭花,即使是幼苗也不放過。而他們這么做,只不過是冀望于從小山似的蘭花堆中找到一兩個銘品。雖然近年來屢有新品下山,但觸目驚心的是,很多曾經(jīng)幽蘭遍野的山林已難見一株蘭!我們知道很多銘品發(fā)現(xiàn)的傳奇,也樂意去編造和傾聽那樣的故事??墒怯姓l知道:每一株銘品的背后,都有無數(shù)蘭花在無聲哭泣;每一個傳奇的背后,都有無數(shù)蘭花的悲慘命運。
也許某一天,我們不能在山林靜靜欣賞那一叢叢的蘭花——她們永遠消失了,而只能去溫室或展廳去鑒賞幾個銘品。只有失去了才覺得可貴。也許直到這時,大家才意識到什么才是美麗和重要的,才會真正欣賞和懷念那些自開自落而幽香遍野的行花們。也許直到這時,大家才意識到銘品和行花各得其所,我們需要銘品更需要行花??磻T了養(yǎng)尊處優(yōu)的盆中銘品,我們多想看一下山林中隨風擺動的蘭花倩影! (工農聯(lián)盟 張曉瑞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