某日,有個人來到孔子教學的地方。只見一個年輕人在大院門口打掃院子。他便上前問道:“你是孔子的學生嗎?” “是的。有何見教?”“聽說孔子是名師,那么你一定也是高徒吧?”“慚愧?!薄澳俏蚁胝埥棠阋粋€問題,不知可否?”“然。”“不過,我有個條件。如果你說得對,我向你磕三個響頭;如果你說得不對,你應向我磕三個響頭?!蹦贻p人暗想,踢館的來了。為了老師的名譽,他很爽快地答道:“好?!薄捌鋵崳业膯栴}很簡單。就是你說說一年有幾季?”“四季!”年輕人不假思索地脫口而出?!安粚Γ荒曛挥腥?!”“四季!”“三季!”“四季!”年輕人理直氣壯?!叭?!”來人毫不示弱。
正在爭論間,孔子從院內(nèi)出來,年輕人好像遇到救星一般,上前講明原委,讓孔子評評。心想,看你這人怎么下臺?不料,孔子對他的學生說道:“一年的確只有三季,你輸了。給人家磕響頭去吧?!眮砣伺恼拼笮Φ溃骸翱炜娜齻€響頭來!”
年輕人蒙了。但老師都這么說了,就是輸了。不得已,只好上前向來人磕了三個響頭。來人見此,大笑而去。待來人走后,年輕人忙問老師:“這與您所教有別啊,且一年的確有四季啊,老師!”“平時說你愚鈍你不服氣。我現(xiàn)在教導你:這個人一身綠衣,和你爭論時又一口咬定一年只有三季,他分明是個蚱蜢。蚱蜢者,春天生,秋天亡,一生只經(jīng)歷過春、夏、秋三季,從來沒見過冬天,所以在他的思維里,根本就沒有‘冬季’這個概念。你跟這樣的人那就是爭上三天三夜也不會有結(jié)果。你若不順著他說,他能這么爽快就走嗎?你雖然上了個小當,但卻學到了莫大一個乖。”說完,留下一臉茫然的小弟子揮袖而去。
故事雖有點簡單,且純屬虛撰,但如參透其中深意,倒也有益于人生修養(yǎng)。是孔子真的犯了糊涂,還是忍讓怕事?其實都不是??鬃邮呛蔚刃摒B(yǎng)和睿智的人,他這種處理方式雖然意外,卻充分顯示了他的大智慧。對于那些不明事理,大言不慚,愚昧無知的人來說,我們大可放寬自己的心態(tài)不予計較,不予理會。這不是退縮謙讓,而是要我們把精力心思放在考慮正確的事情,做有意義的事情上面。莊子說過:“夏蟲豈可語之冰,井底蛙豈可語之天,麻雀豈可語之大鵬之志”。人生短暫,需要我們做得事情很多。如真要和“蚱蜢”這樣的人論出個理來,只會把時間浪費在毫無意義的事情上,到頭來讓自己傷身費時。知道什么才是最重要的,懂得每天都做重要的事,人生才會開心而有意義。不過,當我們陷入局中時,又有幾人學會灑脫處事?
以此共勉!
(工農(nóng)聯(lián)盟 張曉瑞)